炎炎夏日练兵酣,厉兵秣马正当时。野外驻训场气候炎热、环境复杂,官兵体能消耗大,是训练外伤、中暑和肠道疾病等夏季常见病的高发期。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夏季常见五类疾病预防小贴士,记得收藏一“夏”哦!
流行性感冒
(资料图)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容易引起季节性流行。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发病率高。
主要症状:
一般为急性起病,前期表现为乏力,很快出现高热(可达39℃-40℃)、畏寒、寒战、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同时伴有鼻塞、流鼻涕、咽喉肿痛、恶心、腹泻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病毒性肺炎、神经系统损伤和心脏损伤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近距离带有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也可通过共用手帕、毛巾等间接接触进行传播。
预防建议:
接种流感疫苗可显著降低被感染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保持房间空气流通和干净整洁;被褥床单经常换洗,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增减衣物;尽量不要用脏手接触眼睛、鼻子和嘴巴。
感染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指各种急性、慢性的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感染引起肠道炎症所致的腹泻。
主要症状:
腹泻,大便每日三次以上,粪便性状异常,可能为稀便、水样便,或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传播途径:
志贺菌、沙门菌、致泻性大肠杆菌等细菌,以及多种病毒、真菌和原虫均可导致感染性腹泻,其主要通过水、食物、手和其他日常生活接触,经粪口途径传播,部分病毒也可通过呼吸道传播。
预防建议:
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搞好环境卫生,喝开水,不吃半生半熟食品,瓜果蔬菜要洗净;保护水源,改善饮用水卫生,注意生活用水消毒。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病,成人发病症状比儿童更严重,病后可获终身免疫。
主要症状:
潜伏期2-3周,起病较急,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随后全身成批出现丘疹、水疱、结痂,持续过程2-3周,主要发生在面部、胸腹部、背部和口腔咽喉等部分粘膜,四肢和手足较少。
传播途径:
水痘传染性强,水痘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或直接接触传染,在近距离、短时间内也可通过健康人间接传播。
预防建议:
水痘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区域,避免与有出疹症状人员接触;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勤晒衣物被褥,多开窗通风;水痘患者应遵医嘱落实隔离至病后两周,期间做好衣物用具清洁和消毒。
蜱传疾病
蜱传疾病是人经蜱叮咬后引起的一组疾病,蜱叮咬后可引起过敏、溃疡、发炎等症状,更为严重的是莱姆病、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蜱传出血热、森林脑炎等多种疾病病原体可通过蜱传播。
主要症状:
发病前一周至半月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动史的情况下,症状表现为皮肤发生瘙痒或疼痛,可能伴随出现红疹,或者出现流感症状如发烧、畏寒、全身疼痛。
传播途径:
蜱传疾病由蜱叮咬后传播,蜱可区分硬蜱和软蜱,硬蜱多生于森林、灌木、草原、山地的泥土草丛中,软蜱多生于家畜圈舍、动物洞穴、房屋缝隙中。
预防建议:
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在裸露皮肤和衣物上喷涂蚊虫驱避剂;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在野外活动时着长袖长裤,并注意扎紧袖口、裤腿;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枝上晾晒衣物;一旦发现有蜱虫叮咬可用酒精涂在蜱头部使其放松或死亡,再用尖头镊子取出蜱,切忌生拉硬拽,以免伤害皮肤和沾染蜱血。
登革热
登革热是登革病毒经蚊媒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伊蚊传播,多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流行,驻地在南方和在南方驻训、执行任务的单位要尤为注意。
主要症状:
大多数登革病毒感染者没有症状或症状轻微,感染后症状可能有高热、全身肌肉极度疲劳、骨髓及关节痛等,部分可产生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
传播途径:
登革热传播媒介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蚊子在吸食被感染人血液时获得病毒,蚊子在其生命周期内都具有传染性,叮咬健康人时将病毒扩散传播。
预防建议:
由于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可成为传染源,且登革热病毒可在伊蚊体内进行复制,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阻止传播,防范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灭蚊;封盖水桶水箱,清理疏通废弃水坑沟渠,填平可能存水的坑洼;在室外活动着长袖长裤,并喷涂蚊虫趋避剂,尽量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阴暗处逗留。
各位战友,野外驻训条件艰苦,我们在挥洒汗水苦练本领的同时,也要具备一定的安全防范知识,筑起自身“健康线”。这样才能以更加热情饱满的状态投入到练兵备战中去,圆满完成驻训任务。
(作者:朱贞严、祝昊然、陈超;画图:吴冠杰、裴书强)
战区权威发布 转载注明来源
来 源 | 中部号角
期 号 | 第1912期
监 制 | 王六顺 刘敏学
编 审 | 杜 江 王 炜
主 编 | 赵建华
原标题:《中部云健康 | 夏季疾病预防小贴士,值得你收藏一“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