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 佛山报道
各大城市“五一”战绩出炉,佛山不出意外地再次“叫好又叫座”。
官方统计,“五一”假期,佛山市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220.76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82.85%,营业收入10738.69万元,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11.42%;佛山市星级饭店接待人数3.25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204.89%。
(资料图片)
其中,南海区再次成为“吸金王”,“五一”旅游总收入全市第一,同比增长翻番。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153.28%。A级景区(点)实现旅游收入5260万元,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78.23%,占全市近五成;顺德人气最旺,景区揽客量全市第一,且呈现井喷式增长。14个A级旅游景区共计接待游客约127.96万人次,同比增长350%,景区共计收入约3206.16万元,同比增长611.50%;禅城游客、收入也有翻倍增长。
佛山的人气从不同的榜单亦可窥见一斑。根据央视《天下财经》栏目报道,4月29日,佛山位列最热出行目的地第8名;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显示,5月1日当天,佛山位列全国热门迁入地(目的地)第八名。5月2日,返程高峰来临,佛山位列全国热门迁出地(出发地)第9名,迁出人口数量占全国迁出人口总量的1.26%。
“今年旅游行业正在慢慢复苏,感觉今年大家的出行欲望都蛮高,‘五一’假期是一个小预兆,后面可能会越来越好。”佛山市民宿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析人士认为,佛山文旅大爆发既离不开本身的文旅资源、美食IP加持,也有佛山地铁三号线开通对一日游的助力,还有不少景区化“门票经济”为“流量经济”的智慧,叠加政府部门的促消费“组合拳”,才有了如此效果。
“五一”期间,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走访发现,立足当前文旅市场出现的“传统文化+沉浸式旅游”热潮和自身深厚的民俗底蕴,佛山各地多个文旅活动紧扣“传统民俗”四字,禅城区就上演了一台又一台“好戏”:祖庙博物馆设万福台粤剧表演、武术醒狮表演等精彩节目;南风古灶举办“庙趣横生”祈福游,手鼓表演、汉服巡游、快闪表演应接不暇;岭南天地的“佛山古镇国潮庙会”上,国潮集市、“古镇密令”游戏和国潮表演活动连续不断。
独具地方特色的表演让游客直呼“过瘾”,热度持续上涨。“五一”期间,祖庙博物馆、南风古灶、梁园景区接待游客量同比分别超540%、360%、238%。
“传统民俗”之外,也有地方反其道而行之,主打一个“潮”字。
今年春天,淄博烧烤因大学生“特种兵式旅游”迅速出圈,而后者也成为年轻一代旅游新风尚,“吃”堪称这股风尚的“灵魂”,拥有“世界美食之都”美誉的顺德无疑是“灵魂最好的安放场所”。这也是佛山地铁三号线开通后迎来的第一个“五一”,从广州南站到顺德大良仅需40分钟,外地游客可以坐着地铁一路“寻味顺德”。
“9:00去喝牛肉粥,10:00去吃牛杂,11:00去吃肠粉... ...”在某社交平台上,一篇名为《极限24h吃遍顺德》的笔记获得近4000点赞和1700收藏。
南海西樵可谓“老景区新玩法”的典范。4月29日至5月3日,西樵镇域共接待游客50.4万人次,同比增长翻一番,全镇接待游客占佛山市1/6,是佛山最热出行目的地。其中,过夜游客同比增长71%,镇内多家酒店单日订房率100%。西樵山景区在抖音佛山市景点人气榜、收藏榜以及飞猪必玩榜佛山地区登山必游榜、踏青赏花榜中均位列榜首;假期接待游客人次超10万,单日达3.9万人次,接待人数和收入均刷新历史纪录。
这份成绩既源于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西樵山的名气,又不仅限于此。在探索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路上,西樵正在尝试摆脱门票经济的传统思维,化景区流量为全域流量,通过全域布局,带动饮食、交通、住宿、观赏、购物、娱乐等各方面的消费增长,完成了“西樵山引领,全镇域变现”的成功尝试。
“五一”期间,西樵山下,听音湖畔,广东南海大地艺术节、“电音狂樵”啤酒音乐节、南海湾戏水年华露营溯溪节等节日如约而至,丰富的文旅业态快速“圈粉”,拉动二次消费。
统计显示,近30日,西樵山及相关关键词搜索指数在小红书上超12万次,成为平台搜索“黑马词”;而在抖音上,西樵山关键词搜索指数达13.7万次,同比上升312.94%,环比上升54.89%。
以西樵山为起点,“溢出效应”进一步放大至周边镇街,成为留客“过夜”最充分的理由。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南海区接待过夜游人次超23.87万,占佛山市场三分之一,稳居全市第一。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长105.91%。全区商业综合体销售额近10亿元。
当然,人气回暖、购销两旺的背后也有佛山市政府持续点燃的促消费“火把”。
“五一”前夕,佛山市启动2023佛山夜间消费节暨家电促消费活动,超3000家企业(商户)参与。其中,“佛山粤菜名店”高德美食地图可谓深得游客的心,其发放的“满500元减50元”餐饮专属优惠券,进一步带动了餐饮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