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广州农村商业银行披露2023年一季度信息,该行今年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9.97亿元,同比下滑18.39%。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3月末,广州农商行集团口径下资产总额为12440.44亿元,负债总额11529.0亿元。今年一季度,该行集团口径下实现营业收入48.27亿元。
从广州农商行日前披露的2022年报数据看,该行去年业绩回温,归母净利润结束两连跌。去年全年,该行营业收入225.45亿元,同比下滑3.99%,但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92亿元,同比上涨9.98%。此前该行2020年、2021年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下滑32.43%、37.51%。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具体在营收端,该行2022年利息净收入185.82亿元,同比减少9.77亿元,降幅5.00%,利息净收入占营业收入总额的82.42%。该行解释称主要由于支持实体经济等影响,资产收益率下降导致利息收入增长较慢,同时负债规模增加,带动利息支出同比增加。同时,该行去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3.82亿元,同比增加0.63亿元,增幅4.78%;减值损失106.88亿元,同比减少15.19%。
2022年,广州农商行整体生息资产平均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7个基点至3.99%,整体付息负债平均成本率较上年下降7个基点至2.28%,净利差较上年同期下降30个基点至1.71%,净利息收益率较上年同期下降31个基点至1.69%。
资产质量方面,该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4年上浮。截至2022年年末,该行不良贷款率2.11%,较上年上浮0.28个百分点,2018年末至2021年末,该行不良率分别为1.27%、1.73%、1.81%、1.83%。根据银保监会数据,2022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3%,该行的不良率2.11%显然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广州农商银行前身为1952年成立的广州农村信用社,2009年12月改制成为农村商业银行,2017年6月香港挂牌上市,注册资本114.51亿元。然而自港股上市以来,该行股价表现十分低迷。
赴港上市不到2年,广州农商行于2019年3月向证监会递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招股说明书》,拟登陆深交所,发行股数不超过15.97亿股,发行比例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4%,保荐机构为中金公司。
但该行“回A”之路并不顺利。2020年4月29日,证监会网站通报,广州农商行因在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过程中,“存在部分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计提不充分、个别违约债券会计核算前后不一致等问题”被出具警示函。
2020年5月22日,广州农商行召开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会上该行获得股东批准将A股IPO议案的有效期延长12个月至2021年5月21日。2020年12月末,证监会网站突然发布消息称,鉴于广州农商行已向证监会申请撤回申报材料,决定取消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彼时,该行解释称,“鉴于战略规划调整,经审慎考虑,并经与该行A股发行申请相关中介机构审慎研究,决定撤回A股发行申请。”
不仅如此,由于该行资本充足率指标曾一度持续下行,2021年底,广州农商行曾配售新H股后又发内资股,频频补血。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广州农商行发布公告称,该行行长易雪飞因超过行长任职期限的监管规定,辞去该行第三届董事会执行董事、副董事长、战略与投资委员会(三农委员会)委员、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委员、主任委员及行长职务。目前,该行行长职责已由副行长林日鹏代为履行。
来源:蓝鲸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