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广电·大象新闻记者 李光远 融媒体记者 甘双双 通讯员 向宣垣/文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土特产”登上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大舞台”,本地羽绒大赛成为全国年轻设计师齐聚的嘉年华,“00后编辑室”掀起乡村体验热潮……今年的春天,光山大地处处涌动着乡创乡建的热潮和朝气蓬勃的活力。
为落实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光山县作为“文产特派员”制度试点县,积极选聘了一大批熟悉乡村、热爱乡村的“文化产业特派员”开展“一村一员”特派服务,致力于打造乡创人才集聚地。
新人才必将带来新变化。作为首批“文化产业特派员”的高慧慧,来到光山县东岳村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当地的土特产变成村里的“金名片”。从主动改良产品设计包装,到与当地供货商探讨产销思路,再到把改头换面的“光山十宝”带到中国义乌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博览会,并成功签订20多万的订单,高慧慧成功让老区土特产“变身”鲜活靓丽的文创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国际市场。
如今,行走在东岳村的花鼓大道上,“变化大”“美丽乡村”成了游客口中的高频词。打造乡村品牌、特色产品,推进景观营造、乡村运营,高慧慧做的每件事都在聚焦为光山县东岳村“铸魂”,“未来乡村”在这里已初具雏形。
(在光山县东岳村花鼓戏传承中心展厅,各种乡创产品琳琅满目)
栽好平台“梧桐树”,方能引来“金凤凰”。开展“文产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以来,光山县主动对接清华文创院,邀请国家文旅部、省文旅厅领导多次到光山考察调研,持续找方法、谋出路;挂牌成立“文产特派之家”“乡创赋能中心光山基地”,引进企业团队洽谈合作,吸附人才项目落地生根;坚持县委书记、县长“双挂帅”,四大家共谋划,全力推动项目大抓快上;研究制定系列方案办法,从资源投入、关爱帮扶等多方面提供制度约束和政策保障;依托当地3个县属国有投资公司,提供资金支持,推进实施“投融建运”一体化……
一系列措施的扎实落地,让光山激扬起乡创乡建的澎湃春潮,也激活了人才发展的一池春水:
3月下旬,“奋斗青年说”青年及大学生创新创业金点子征集活动在光山数字游民基地圆满举办,50余位来自社会各行各业的青年和信阳高校的师生携创业计划书展开激烈的角逐,天马行空的“金点子”闪耀在光山乡野。
刚落幕不久的光山羽绒服装及制品设计大赛,吸引了全国113名选手、339个设计师作品,充满艺术感的时尚羽绒和魅力T台点亮了红色光山,以专项赛事撬动设计力量和产业资源,帮助光山羽绒产业实现产业升级。
(光山羽绒服装及制品设计大赛现场)
集烧窑、茶道、美学体验、民俗体验、生态露营等多种业态元素一体的“茶与瓷”艺术主题民宿“净居茶隐”,即将在今年夏天开启运营,预计带动当地村庄人均年营收增长2.5万元,增加至少40人就业,并带来每年约10万人次客流和千万元级营收。
更好地激活乡村的文化,才能吸引更多的人进入乡村。据悉,在已签约落地10个项目的基础上,今年,光山县还将引进10个以上“文产特派员”项目,让越来越多的乡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深入践行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来光山游‘司马故里’,听‘红色党课’,看‘花鼓大戏’,品‘光山十宝’,赏‘儿艺大剧’,成就你心中的‘诗和远方’。”
近期,光山县与国家儿童艺术剧院合作举办的“中国•光山首届乡村儿童艺术嘉年华”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光山县委书记王建平以一场妙趣横生的文旅推介,邀请各地游客共赴“美好生活目的地”。在乡村振兴大道上阔步前行的光山,又将拥有一张更加闪亮的文化名片,也必将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乡村建设。